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维的《鱼山神女祠歌》 全文: 〔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〕〔张茂先神女赋序曰。 魏济北从事弦超。 嘉平中。 夜梦神女来。 自称天上玉女。 姓成公。 字智琼。 东郡人。 早失父母。 天地哀其孤苦。 令得下嫁。 后三四日一来。 即乘辎[车并]。 衣罗绮。 智琼能隐其形。 不能藏其声。 且芬香达于室宇。 颇为人知。 一旦。 神女别去。 留赠裙衫[衤两]裆。 述征记曰。 魏嘉平中。 有神女成公智琼。 降弦超。 同室疑其有奸。 智琼乃绝。 后五年。 超使将之洛西。 至济北渔山下陷上。 ①遥望曲道头。 有车马似智琼。 果是。 至洛。 克复旧好。 唐王勃杂曲曰。 智琼神女。 来访文君。 按十道志云。 渔山一名吾山。 汉武帝过渔山。 作[夸瓜]子歌云。 吾山平兮巨野溢。 是也。 〕①笺注本“陷”作“陌”,是。
参考注释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孤苦 无依无靠,生活贫苦 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