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答自便叟薄酒萹效东坡体》 全文: 薄薄酒,味可求,丑丑妇,愿可酬。 薄酒有妙理,丑妇无娇羞。 酒薄亦足浇我愁,丑妇可以与之俱白头。 平原督邮胜青州,黑昆崙曾配冕旒。 尝言旨酒亡国哲妇倾城,二者岂足为身谋。 醴酒如渑糟作丘,银罂翠杓黄金舟。 婪酣大肚饮一石,不能为君销国忧。 何如田父共泥饮,醉后倒骑原上牛。 春山作曲眉,秋水为明眸。 朝为行云莫为雨,一身主家十二楼。 是为丧身之膏盲,伐性之仇雠。 何如荆钗布裙操杵臼,深能方舟浅泳游。 笑彼纷纷冠沭猴,眼前富贵何异水上之浮沤。 小年难语大年,蟪蛄不知春秋。 吾侪薄酒任薄醉即休,丑妇任丑顺即休。
参考注释为行(1).谓行仁义之事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 子张 问於 满苟得 曰:‘盍不为行?’” 成玄英 疏:“何不为仁义之行乎?” (2).行为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 保 仇人上书,讼 保 为行浮薄,乱羣惑众。” 一身(1) 全身,浑身 一身正气 (2) 一套(衣服) 一身新衣服 (3) 一个人 孑然一身 主家(1) 主雇之家 难得主家如此厚待 (2) 主管家事;理家 主家有方 十二楼(1).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方士有言‘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,以候神人於 执期 ,命曰 迎年 ’。上许作之如方,命曰 明年 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五城十二楼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,仙人之所常居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,门广四里,内有五城十二楼。” 唐 李白 《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》诗:“天上白玉京,十二楼五城。” 明 顾咸正 《登华山》诗:“金神法象三千界,玉女明妆十二楼。” (2).泛指高层的楼阁。 唐 王昌龄 《放歌行》:“南渡 洛阳 津,西望十二楼。明堂坐天子,月朔朝诸侯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樊生》诗:“岧岧 南京 十二楼,波浪蹴踏金银闕。” (3).见“ 十二重楼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