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新乡望苏门山怀孙钟元先生》 全文: 朝来卫河上,遥见苏门山。 苍翠杂诸岭,清凉分百泉。 缅怀松舟趣,长咏竹竿篇。 及兹限跬步,击汰失夤缘。 遥忆啸台翁,山中方晏眠。 儿孙绕膝下,洞壑当门前。 茶臼隐修竹,莲舟随稻田。 少年任豪侠,白首此终焉。 无由逐高鸟,矫翮青冥边。
参考注释儿孙(1) 儿子和孙子 (2) 泛指后代 绕膝 儿女围绕在父母的跟前,引申为儿女侍奉在父母身边,孝养父母 阿姊扶床泣,诸甥绕膝啼。——明· 李攀龙《送妻弟魏生还里》 洞壑(1).深谷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超洞壑,越峻崖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其居也:左激水,右高岑,背洞壑,对芳林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》诗:“上捫星辰若有路,下临洞壑疑无蹊。” (2).洞穴。旧指仙人所居之处。 唐 沉佺期 《岳馆》诗:“洞壑仙人馆,孤峯玉女臺。” 唐 宋之问 《嵩山石淙侍宴应制》诗:“离宫秘苑胜 瀛洲 ,别有仙人洞壑幽。” 当门(1).挡着门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。其狗尝溺井。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,欲入言之。狗恶之,当门而噬之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九:“此时房间的矮门忽然荡开,一个人当门而立。” (2).对着门。 宋 陆游 《渔翁》诗:“江头渔家结茅庐,青山当门画不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