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水乐洞(在烟霞岭下与石屋洞相近)》 全文: 烟霞岭下水乐洞,嘉泰以来屡废兴。 宇宙浩劫原自有,水石之势聊相乘。 其兴其废偶所值,曰水曰石初无意。 五音六律宁所期,不得其平则亦未。 或云似道得深求,因之振响胜地留。 是诚涂污水乐矣,水乐有识应含羞。
参考注释五音六律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宁所安宁的处所。《旧唐书·刑法志》:“或谓陛下爱一人而害百人,天下喁喁,莫知寧所。”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平则使法则公平。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均守平则,以安邦国。” 郑玄 注:“诸侯有土地者均之,尊者守大,卑者守小;则,法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 刘台拱 云:‘平则,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。’案 刘 説是也。此则与《大宗伯》‘五命赐则’义同,即《大司徒》土均之法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