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泂的《猛虎行》 全文: 君不见蜀山之高直上登云梯,草边路侧多少豹狼蹄。 盘龙山下三脚虎,震天一啸回风低。 横拖骡马捉猪犬,咆哮出入吁无时。 有时人立作气势,团目金努矜毛皮。 跳林越涧伏榛莽,亦挟一子携其妻。 妻儿子母谁不爱,难以人肉赒其饥。 好生之德乃天相,杀*人正自人杀之。 吁嗟此虎独三足,明白罪状人皆知。 如何击抟更不念,白昼坐使行人迷。 昨宵风雨振林薄,飒沓万仞千夫随。 一夫争先探其穴,曳出斫死桥之西。 寝皮食肉志不厌,亦戕其母烹其儿。 初图一虎得三虎,顿令此类无留威。 何如千山尽勦绝,眼见蜀道都平夷。 乃知强梁不足贵,人世岂得无危机。
参考注释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三足见“ 三足乌 ”。 明白(1) 思想上掌握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(2) 彻底了解 明白事理 罪状 犯罪的实际情况;所举犯罪的情状 查明罪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