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时的《送虔守楚大夫》 全文: 象纬辰心次,雄都水浊时。 经天浮瑞彩,绝代出英姿。 厚德千金璧,虚怀万顷陂。 霜蹄来汉苑,云翮上天池。 籍籍才猷美,皇皇使节驰。 飞书腾众吻,横阱窴通逵。 剖竹章流远,还车蜀道巇。 秦庭徒被指,赵璧本无亏。 黄霸初勤细,裴公可范规。 惠流三郡俗,名掩四贤祠。 大厦资梁栋,承祧赖鼎彝。 会须纡衮绣,宁久驻旌麾。 画航行空挽,甘棠去益思。 烟波迎棹急,江柳拂墙低。 贱士行藏拙,参军秩序卑。 生涯惟蠹简,事业付毛锥。 懒惰文园病,伶仃曼倩饥。 自甘同跛鳌,未忍舍灵龟。 朽质难雕绘,余生辱品题。 寒荄回暖律,阴壑得晴曦。 终愧麞头贱,难酬国士知。 两行渊客泪,感激自沾颐。
参考注释国士(1).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曰: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 知伯 以国士遇臣,臣故国士报之。” 宋 黄庭坚 《书幽芳亭》:“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维扬生》:“以 张良 、 韩信 之才,不识为国士。” (2).一国中最勇敢、有力量的人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国士战且扶人,犹不可及也。今子非国士也,岂能成学又成射哉!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虽有国士之力,不能自举其身,非无力也,势不可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国士,一国勇力之士。” (3).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“囯士”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改翰林为囯士,谓其学识超乎一囯,以囯士待之,自克以囯士报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