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》 全文: 年鬓日堪悲,衡茅益自嗤。 攻文枯若木,处世钝如锤。 敢忘垂堂戒,宁将暗室欺。 悬头曾苦学,折臂反成医。 仆御嫌夫懦,孩童笑叔痴。 小男方嗜栗,幼*女漫忧葵。 遇炙谁先啖,逢齑即便吹。 官衔同画饼,面貌乏凝脂。 典籍将蠡测,文章若管窥。 图形翻类狗,入梦肯非罴。 自哂成书簏,终当咒酒卮。 懒沾襟上血,羞镊镜中丝。 橐籥言方喻,樗蒱齿讵知。 事神徒惕虑,佞佛愧虚辞。 曲艺垂麟角,浮名状虎皮。 乘轩宁见宠,巢幕更逢危。 礼俗拘嵇喜,侯王忻戴逵。 途穷方结舌,静胜但支颐。 粝食空弹剑,亨衢讵置锥。 柏台成口号,芸阁暂肩随。 悔逐迁莺伴,谁观择虱时。 瓮间眠太率,床下隐何卑。 奋迹登弘阁,摧心对董帷。 校雠如有暇,松竹一相思。
名句书法欣赏 事神徒惕虑,佞佛愧虚辞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惕虑(1).戒慎谋虑。 唐 张说 《对词摽文苑科策》:“犹或惕虑推沟,劳谦驭朽。” 唐 孟郊 《石淙》诗:“愜怀虽已多,惕虑未能整。” (2).忧虑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孙恪》:“ 恪 既被责,惭颜惕虑。” 佞佛谄媚佛;讨好于佛。后以为迷信佛教之称。《晋书·何充传》:“ 郗愔 及弟 曇 奉天师道,而 充 与弟 準 崇信释氏, 谢万 讥之云:‘二 郗 諂於道,二 何 佞於佛。’” 郁达夫 《迟桂花》:“城里的某巨公,的确是一位佞佛的先锋。” 虚辞浮夸不实之言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夫从人者,饰辩虚辞,高主之节行,言其利而不言其害。”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:“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虚辞,不好淫学流説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九愁赋》:“恨时王之谬听,受奸枉之虚辞;扬天威以临下,忽放臣而不疑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青石》诗:“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,坟土未乾名已灭;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,不鐫实録鐫虚辞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