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熊禾的《兴程县尹》 全文: 我思程伯子,试令晋城邑。 岂第父母人,一念诚恳恻。 存心民必济,正己吏自格。 虽然一邑小,允矣天下式。 槃槃古东阳,亶为礼义国。 弦歌视曲阜,岂惟文公泽。 尚想兴学功,百年未陈迹。 古来号难治,此语谅非必。 人怀学道心,功化亦俄刻。 重惟伊洛传,道南此其脉。 家传余政谱,师授存学则。 此邦有美俗,文献犹可及。 接畛皆儒黉,兴起易为力。 当今尚文化,乡校首扶植。 非无善政人,教化岂遑急。 明公下车来,声誉已洋溢。 三年田里间,公来始休息。 简静公优为,不扰知政绩。 山人重期望,亹亹慎无斁。 四海文公邦,正学自兹出。 政教岂殊途,饰吏贵儒术。 善化必因俗,吾世俱有责。 到手事必为,莫让功第一。
名句书法欣赏 四海文公邦,正学自兹出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四海(1)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(3) 豪放、豁达 老牛说:“真是大手笔,四海得很” 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。 西汉 武帝 时,排斥百家,独尊儒术,始以儒学为正学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 公孙子 ,务正学以言,无曲学以阿世!” 宋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异端》:“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,排斥异端。” 明 宋濂 《凝道记下》:“ 秦 汉 以来,正学失传。” 宋 初 孙复 、 胡瑗 、 石介 以尊 孔子 ,崇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排佛、道为正学。 清 黄宗羲 《宋元学案·泰山学案》:“ 宋 兴八十年, 安定 胡先生 、 泰山 孙先生 、 徂徠 石先生 ,始以师道明正学,继而 濂 洛 兴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