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冬夜偶成》 全文: 人苦冬日短,我爱冬夜长。 皓月悬长空,朔风飘碎霜。 重帘垂氍毹,红烛明深堂。 博山炷水沉,和以梅蕊香。 敲诗不觉冷,漏永夜未央。 招摇正指北,黑帝方司辰。 三馀饶乐事,华屋夜如春。 我屋虽如春,广厦安得均。 因念雪霜里,尚多僵卧人。 展转不能寐,閒敲诗句频。 旷怀天地间,人我本相因。 鸿荒始判初,有如一家亲。 后来生蹊径,肥瘠异越秦。 我愿读书者,立达自其身。 乌雀集庭树,哑哑叫风冷。 无食哺其雏,群栖叹夜永。 岂如青田鹤,梳雪毛羽整。 不用稻粱资,高空盘孤影。 九皋一声唳,听者发深省。
参考注释雪霜(1).雪和霜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行秋令,则雪霜不时,小兵时起,土地侵削。” 唐 李绅 《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》诗:“渐喜雪霜消解尽,得随风水到天津。” 宋 程大昌 《感皇恩》词:“周遭松竹,任是雪霜长緑。” (2).比喻一尘不染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授陆敬游十赉文》:“涤荡纷秽,表里雪霜。” (3).比喻白色。 唐 刘禹锡 《望夫山》诗:“肌肤销尽雪霜色,罗綺点成苔蘚斑。” 唐 杜牧 《寄李播评事》诗:“春来烟渚上,几浄雪霜毫。” (4).借指某些白色事物。(1)白发。 唐 白居易 《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》:“雪霜各满鬢,朱紫徒为衣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种杉竹》:“糟麴有神熏不醉,雪霜夸健巧相沾。”(2)芦花。 唐 黄滔 《题山居逸人》诗:“十亩餘芦苇,新秋看雪霜。”(3)盐。 宋 龚鼎臣 《东原录》:“ 王钦若 三司勾当,来 亳州 散食盐钱。知州有诗一句云:‘雪霜散处民心悦。’ 钦若 对曰:‘鼎鼐调时众口知。’” 僵卧 躺着不动 僵卧孤村不自哀。——宋· 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 僵卧长愁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