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果的《小桃红·采莲女》 全文: 采莲船上采莲娇,新月凌波小。 记得相逢对花酌,那妖娆,殢人一笑千金少。 羞花闭月,沉鱼落雁,不恁也魂消。 采莲人唱采莲词,洛浦神仙似。 若比莲花更强似,那些儿,多情解怕风流事。 淡妆浓抹,轻颦微笑,端的胜西施。 采莲湖上采莲人,闷倚兰舟问。 此去长安路相近,恨刘晨,自从别后无音信。 人间好处,诗筹酒令,不管翠眉颦。
名句书法欣赏 淡妆浓抹,轻颦微笑,端的胜西施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淡妆浓抹见“ 淡粧浓抹 ”。 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。 宋 苏轼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,淡粧浓抹总相宜。”亦作“ 淡妆浓抹 ”。《黑籍冤魂》第十八回:“衣裳着得也俏,淡妆浓抹,总称他的高兴。” 轻颦微微皱眉。 南唐 李煜 《长相思》词:“云一緺,玉一梭,淡淡衫儿薄薄罗,轻顰双黛螺。”《剪灯新话·翠翠传》:“誓海盟山心已许,几番浅笑轻顰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湘月·甲戌春泛舟西湖赋此》词:“一抹春山螺子黛,对我轻顰姚冶。” 微笑(1) 略有笑容 用微笑掩饰他的窘迫 (2) 不明显的、不出声的笑 甜密的微笑 端的(1) 果真;确实;果然 (2) 究竟 端的方管营、差拨两位用心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3)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? (4) 底细;缘由;详情 我一问起,方知端的 (5) ——“端的”多见于早期白话 西施 亦称“西子”,春秋末年越国苎罗(今淅江诸暨南)人,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,后人用以代称美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