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谢苏自之惠酒》 全文: 高士例须怜曲糵,此语尝闻退之说。 我今有说殆不然,曲糵未必高士怜。 醉者坠车庄生言,全酒未若全于天。 达人本自不亏缺,何暇更求全处全。 景山沉迷阮籍傲,毕卓盗窃刘伶颠。 贪狂嗜怪无足取,世俗喜异矜其贤。 杜陵诗客尤可笑,罗列八子参群仙。 流涎露顶置不说,为问底处能逃禅。 我今不饮非不饮,心月皎皎长孤圆。 有时客至亦为酌,琴虽未去聊忘弦。 吾宗先生有深意,百里双罂远将寄。 且言不饮固亦高,举世皆同吾独异。 不如同异两俱冥,得鹿亡羊等嬉戏。 决须饮此勿复辞,何用区区较醒醉。
名句书法欣赏 流涎露顶置不说,为问底处能逃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流涎 又名流涎不收。多为脾热或脾胃虚寒,升降失常,不能收摄所致 底处何处。 宋 杨万里 《山云》诗:“春从底处领云来,日日山头絮作堆。” 金 吴激 《风流子》词:“书剑忆游梁,当时事,底处不堪伤。” 逃禅(1).逃出禅戒。 唐 杜甫 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 苏晋 长斋绣佛前,醉中往往爱逃禪。” 仇兆鳌 注:“逃禪,犹云逃 墨 逃 杨 ,是逃而出,非逃而入。” (2).指遁世而参禅。 唐 牟融 《题寺壁》诗:“闻道此中堪遁跡,肯容一榻学逃禪。” 明 无名氏 《四贤记·邂逅》:“端恐路途未稳,学逃禪云外,觅个亲人。” 胡怀琛 《送亚子归梨里》诗:“商量偕隐谋非错,检点逃禪事亦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