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波的《陆象山先生墓》 全文: 大道久荆榛,歧路苦未并。 博约岂不贤,末学恣驰骋。 口耳谩纷纭,徒知响与影。 吾心自神明,一掬涵万境。 昔者斯文麾,紫阳已独秉。 厥德天不孤,时生陆子静。 陆朱夫何殊,性天俱炳炳。 议论偶异同,吁咈岂为痉。 考亭任重资,汲多费深绠。 象山直劈豪,举手提要领。 一起跬步间,循循登峻岭。 一从百仞巅,洞视下万顷。 辙迹随入途,金兰同有永。 何知好事徒,纷纷自燕郢。 古人亦有言,闻过乃为幸。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。 低头古墓下,想象见光景。 有剑不敢悬,为君发深省。
参考注释议论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异同(1) 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别异同 (2) 异议 (3) 不一样,不一致 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吁咈(1).语本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咨!四岳,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?’僉曰:‘於! 鯀 哉。’帝曰:‘吁!咈哉,方命圮族。’岳曰:‘异哉,试可乃已。’帝曰:‘往!钦哉。’九载,绩用弗成。” 孔 传:“凡言吁者,皆非帝意。” 蔡沉 集传:“咈者,甚不然之之辞。”后以“吁咈”表示不以为然之意。 唐 李商隐 《井泥四十韵》:“ 禹 竟代 舜 立,其父吁咈哉。” (2).谓君臣和洽。 清 黄宗羲 《子刘子行状》上:“得一 陈子壮 之忠,而又以过戇坐辜,使朝宁无吁咈之风。”参见“ 吁咈都俞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