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《齐天乐(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)》 全文: 伏以皇祚中兴,笃生元哲。 维岳受命,允协良辰。 同禀天地之清宁,间出山河之气数。 仰惟某官,身兼三杰,德盛一夔。 西清学士之班,选高天下;东方诸侯之长,功冠域中。 拥百万之貔貅,制三边之狼虎。 克膺大任,宜受遐龄。 某辱在万间,尤深鼓舞。 敬裁一曲,莫尽形容。 仰祈熏慈,俯加采览。 皇天眷佑中兴烈。 维岳共生鸿硕。 镇抚精神,规恢调度,未数至言长策。 中原徯望,总万里山河,尽归经画。 更看旋乾转坤,烦一指麾力。 胡尘顿消海岱,倚天长啸处,兼惠南北。 宝镇还朝,圣恩如海,趁得松高华席。 星辰步峻,看丹凤飞来,趣登枢极。 □寿齐天,愿齐开寿域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同禀天地之清宁,间出山河之气数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清宁(1).清明宁静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。” 清 黄鷟来 《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》诗:“天地贵得一,清寧以定位。” 清 黄景仁 《过钓台》诗:“乾坤自清寧,道不与消长。” (2).指时世太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今天下清寧,灵物仍降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醋钵儿》:“四海清寧未有期,诸公衮衮正当时。” (3).清静,安静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八:“由此大富,宅遂清寧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阿弥陀佛念几声,耳伴清寧到零利。”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论中德文化书》:“然而自然界之秩序,永远保持数学的谨严,那又是何等清宁的状态。” 山河 山岭和河流,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气数 命运 气数已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