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河南山东奏报麦熟》 全文: 九牧奏麦谷,大都以十计。 五六为中年,逊此则歉岁。 七八称半丰,九十恒艰致。 齐鲁春雨佳,其后过晴霁。 因之芒种候,未得饱结穗。 兹云赢七分,疑信吾参置。 中州春及夏,屡得沾甘惠。 麦收报及九,额手钦天赐。 不以近独厚,宁因远弗逮。 为远庆恐浮,睹近愁难慰。 仰首瞻晴昊,恩膏难久滞。
参考注释不以(1).不为,不因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,不以大言受小禄。”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大夫何罪,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” (2).不用;不靠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 离娄 之明, 公输子 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 宋 曾巩 《上欧蔡书》:“故其言无不信听,卒能成 贞观 太平,刑置不以,居 成 康 上。” 洪深 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下篇:“合作完成演出,而不以自身取胜,不独立吸引注意。” (3).无论;不管。《资治通鉴·后唐潞王清泰二年》:“或事应严密,不以其日;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,当尽屏侍臣,於便殿相待。”《元史·刑法志一》:“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,不以何人,并勿啟,违者处死。” 独厚(1).指情谊特深。《宋史·范祖禹传》:“﹝ 富弼 ﹞杜门罕与人接,待 祖禹 独厚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他是本山人,乃是本房檀越,就中与我独厚。” (2).特别优厚。《清史稿·睿忠王多尔衮传》:“朕爱尔过於羣子弟,锡予独厚。今违命若此,其自议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