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再题续入石渠宝笈李唐长夏江寺卷》 全文: 李唐长夏江寺卷,石渠宝笈今有二。 一为旧存一续入,丰城之剑原双比。 旧存近经重订详,思陵前后题犹寄。 独佚卷尾与勤印,装裱割裂亦恒事。 续入此卷实李作,雄浑秀润无不备。 向讹江村义未妥,即景予定为江寺。 却亦想当然耳云,初无可證之题识。 然据题识定真赝,斯为刻舟求剑器。 宋荦跋称已见三,此非荦见则已四。 古人佳作每屡为,王智赵杜率已试。 江寺何独不然乎,长歌用以申其义。
参考注释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。 宋 曹士冕 《法帖谱系·临江戏鱼堂帖》:“ 元祐 间 刘次庄 以家藏《淳化阁帖》十卷摹刻堂上,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。” 清 张之洞 《輶轩语·语学》:“是本朝校刻,卷尾附有校勘记。” 叶德辉 《书林清话·唐天祐刻书之伪》:“ 日本 水野梅晓 行笥中有《文选·归去来辞》,卷尾刻‘ 大唐 天祐 二年秋九月八日 餘杭 龙兴寺 沙门 无远 刊行’字一行。” 装裱 装潢裱贴 装裱字画 割裂 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;割开 不能把它与当时的环境割裂开来 割裂州国,分王子弟。——三国魏· 曹元首《六代论》 恒事(1).通常的事。《穀梁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夏,公如 齐 逆女。亲迎,恆事也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此则 春秋 之世,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,隐晦其説。斯盖当时之恆事,习俗所常行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禁卫·镇抚司刑具》:“凡为具十八种,亦无及士人者,不知何年,始加之縉绅,后遂为恆事,士气消折尽矣。” (2).日常用品。《梁书·明山宾传》:“ 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,有令曰:‘ 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,拥旄推轂,珥金拖紫,而恆事屡空。闻构宇未成,今送薄助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