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崔敦诗的《十二时/忆少年》 全文: 勋华并、天胙昌期。 圣德茂重离。 英明经远,浚哲昭微。 宝俭更深慈。 观万国、累洽重熙。 对明时。 报礼秩神祗。 玉帛奏华夷。 雍肃显相,百辟各钦祗。 奄嘉虞英璧奠华滋。 神安坐、景气澄虚。 极光焰、烛长丽。 展诗应律,万舞逶迟。 三献洽皇仪。 垂露浸庆祜来宜。 礼无违。 鸣鸾临帝阙,飞凤下天倪。 清和寰宇,霈泽一朝驰。 醇化无为。 万祀巩洪基。
参考注释垂露(1).露珠下滴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垂露成幃,张霄成幄。” (2).比喻佛法普施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开善寺法会》诗:“尘根久未洗,希霑垂露光。” (3).指垂露书。 北周 庾信 《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》:“垂露悬针,书恩不尽。” 唐 杜甫 《观薛稷少保书画壁》诗:“仰看垂露姿,不崩亦不騫。” 宋 张表臣 《珊瑚钩诗话》:“﹝篆法﹞有‘垂露’者,亦 喜 所创,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,皆出新意。” 清 王继香 《<小螺庵病榻忆语>书后》:“拾零星之剩语,泻垂露於赫蹏。秋泪渍乎行间,春魂回夫掔底。” 来宜谓适时而来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:“鳧鷖在沙,公尸来燕来宜。” 毛 传:“宜,宜其事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天骥呈才赋》:“异乎哉,神物来宜,天意纯嘏。”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监观于下,福禄来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