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石介的《虾蟇》 全文: 夏雨下数尺,流水满池泓。 虾蟇为得时,昼夜鸣不停。 几日饱欲死,复图如罌瓶。 巨吻自开阖,短项或缩盈。 时于土坎间,突出两眼睛。 是何痴形骸,能吐恶音声。 嗟哉尔肉膻,不中为牺牲。 嗟哉尔声粗,不中和人情。 殊不自量力,更欲睥睨横海之鱣鲸。 自谓天地间,独驰善鸣名。 万物聒皆龏,不知钟鼓钦钦,雷筵闳闳。 应龙戢脑入海底,凤凰举翼摩青冥。 此时各默默,以避虾蟇鸣。 何时雨歇水泽涸,青臭泥中露丑形。 失水无能为,两脚不解行。 乾渴以至死,尽把枯壳填土坑。
参考注释形骸 形体(多指人的) 音声(1).乐音;音乐。《周礼·地官·鼓人》:“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余少好音声,长而玩之。” 唐 韩愈 《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》:“公不好音声,不大为居宅,於诸帅中独然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凤阳士人》:“音声靡靡,风度狎褻。” (2).泛指声音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,而不得听者,谓之闭听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又有鸳鸯,雌雄各一,恒栖树上,晨夕不去,交颈悲鸣,音声感人。”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:“这等夜深,只听得岸上女人音声,好似我 倩女 小姐。” 闻一多 《红烛·红豆》:“听他跳激底音声,这般凄楚!这般清切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