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沈约的《梁鼓吹曲 于穆》 全文: 于穆君臣。 君臣和以肃。 关王道。 定天保。 乐均灵囿。 宴同在镐。 前庭悬鼓钟。 左右列笙镛。 缨佩俯仰。 有则修礼容。 翔振鹭。 骋羣龙。 隆周何足拟。 远与唐比踪。
参考注释前庭(1) 正屋前的庭院 (2) 前额 宽阔前庭 (3) 内耳中维持平衡的器官 悬鼓(1).悬挂在架上的鼓。始于 周 代。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 夏后氏 加四足,谓之足鼓。 殷 人柱贯之,谓之楹鼓。 周 人悬之,谓之悬鼓。”《礼记·明堂位》作“ 周 县鼓”。 陈澔 集说:“县,悬於簨簴也。” (2).古时官署所挂的鼓。供击鼓求见之用。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引 汉 桓帝 时童谣:“梁下有悬鼓,我欲击之丞卿怒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龙阳县歌》:“沙平草緑见吏稀,寂寥斜阳照悬鼓。” (3).亦作“ 悬皷 ”。比喻落日。《观无量寿经》:“见日欲没,状如悬皷。” 清 钱谦益 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》之六:“夕阳楼外归心处,悬鼓西山观落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