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上辛日祈谷》 全文: 东陆晖晴旭,穹坛飏瑞烟。 上辛邀帝佑,依古重民天。 量币牲惟犊,燔柴烛被田。 八音调太蔟,九奏叶朱弦。 寅祀增乾惕,骏奔敢后先。 继绳思祖德,对越俨皇乾。 百辟威仪赞,一衷夙夜虔。 祈年陈至愿,锡我有秋连。
参考注释音调(1) 说话或吟诵诗文的腔调 音调铿锵 (2) 指发音的方式或音质 柔和的音调 太蔟亦作“ 太簇 ”。1.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二曰太蔟,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。”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律中太蔟,其数八。” 清 黄宗羲 《答刘伯绳问律吕》:“太簇长八寸,积六百四十八分。” (2).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,太蔟配正月,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。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:“太蔟之月,阳气始生,草木繁动。” 高诱 注:“太蔟,正月。” 九奏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。《书·益稷》“《簫韶》九成,凤凰来仪” 孔 传:“备乐九奏而致凤凰” 孔颖达 疏:“成,谓乐曲成也。 郑 云:‘成,犹终也。每曲一终,必变更奏。’故经言九成,传言九奏,《周礼》谓之九变,其实一也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 简子 寤,语大夫曰:‘我之帝所甚乐,与百神游於钧天,广乐九奏万舞,不类三代之乐,其声动人心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禽虫十二章序》:“ 微之 梦得 尝云:‘此乃九奏中新声,八珍中异味也。’”参见“ 九成 ”。 朱弦即练朱弦,用练丝(即熟丝)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。高诱注:“朱弦,练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