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表元的《春愁曲次刘正仲韵》 全文: 山翁隐居雁苍谷,春树年年为翁绿。 耕休坐树作劳歌,山光水景相徵逐。 歌成无人祗自娱,行人颇怪歌声殊。 循踪历历见井舍,恐是避秦来此居。 花烟溟蒙乱晴雨,山前仓庚后杜宇。 客来不喜亦不惊,但道寒喧无俗语。 山中今岁是何年,黄旗徵树装楼船。 浅村已尽到深谷,逢人未说先凄然。 忧来宛转歌不已,我树非材端后死。 五陵当日蓊如云,如今何处悲风起。 山南老农亦不忧,机浅不为妻子谋。 日高饭饱牛背坐,日晚放牛溪上游。 人生逐名被名误,十年车马长安船。 长安路绝云雾昏,归来弃笔寻农具。 旧游年少难与随,梦境一笑难重追。 惟有剡源穷掌固,相思望断西天垂。
名句书法欣赏 循踪历历见井舍,恐是避秦来此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避秦(1). 晋 陶潜 《桃花源记》:“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,率妻子邑人,来此絶境,不復出焉。”后以“避秦”指避世隐居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 夏阳 适 晋 ,得 随会 而同奔; 东海 避 秦 ,与 毛公 而俱隐。” 唐 苏广文 《自商山宿隐居》诗:“闻道 桃园 堪避 秦 ,寻幽数日不逢人。” (2).指躲避强*暴或战乱。《元人小令集·梧叶儿·天台洞》:“夕有猿敲户,朝无客扣门,见几个捕鱼人,犹自向山中避 秦 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狡脱》:“我们参禪原是虚名,避 秦 乃其实意。” 李大钊 《警告*全*国父老书》:“乃若 安南 亡于 法 , 朝鲜 并于 日 ,其墐户无天,避 秦 无地之惨剧,尤为见者心酸,闻者发指。” (3).簏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