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和陶止酒》 全文: 时来与物逝,路穷非我止。 与子各意行,同落百蛮里。 萧然两别加,各携一樨子。 子室有孟光,我室惟法喜。 相逢山谷间,一月同卧起。 茫茫海南北,粗亦足生理。 劝我师渊明,力薄且为己。 微屙坐杯酌,止酒则瘳矣。 望道虽未济,隐约见津涘。 从今东坡室,不立杜康祀。
参考注释杯酌亦作“桮酌”。1.一杯所盛,喻少量。《南史·何敬容传》:“暴鳃之鱼,不念杯酌之水。” (2).酒杯。借指酒或酒肴。 唐 戴叔伦 《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》诗:“莫怪沙边倒,偏霑杯酌餘。” 宋 杨万里 《秋夕雨馀》诗:“老眼那能舒简编,只要玉虫伴杯酌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天部一》:“予观官府之救护者,既蚀而后往,一拜而退,桮酌相命,俟其復也,復一拜而讫事。” 止酒戒酒。 晋 陶潜 《止酒》诗:“平生不止酒,止酒情无喜。” 宋 陆游 《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》诗:“杜门復出叹习气,止酒还开惭定力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