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阿玉锡歌》 全文: 阿玉锡者伊何人,准噶尔属司牧臣。 其法获罪应剉臂,何不即斩犯厥尊。 徒步万里来向化,育之塞外先朝恩。 萨拉尔来述其事,云即彼中勇绝伦。 持铳迎面未及发,直进手夺无逡巡。 召见赐银擢侍卫,即命先驱清漠尘。 我师直入定伊犁,达瓦齐聚近万军。 鼓其螳臂欲借一,依山据淖为营屯。 我两将军重咨议,以此众战玉石焚。 庙谟本欲安绝域,挞伐毋乃违皇仁。 健卒抡选二十二,曰阿玉锡统其群。 曰巴图济尔噶尔,及察哈什副以进。 阿玉锡喜曰固当,廿五人气摩青旻。 衔枚夜袭觇贼向,如万祖父临儿孙。 大声策马入敌垒,厥角披靡相躏奔。 降者六千五百骑,阿玉锡手大纛搴。 达瓦齐携近千骑,駾走喙息嗟难存。 荆轲孟贲一夫勇,徒以藉甚人称论。 神勇有如阿玉锡,知方亦复知报恩。 今我作歌壮生色,千秋以后斯人闻。
参考注释获罪亦作“ 获辠 ”。得罪;遭罪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夫孺子岂获罪於民?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昔此国几兴矣,以吾获罪於 孔子 ,故不兴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苏主簿夫人墓志铭》:“时祖姑犹在堂,老而性严,家人过堂下,履错然有声,已畏获辠,独*夫人能顺适其志,祖姑见之必説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五年》:“上服金丹,多躁怒,左右宦官往往获罪,有死者,人人自危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与杜甫·杜甫的阶级意识》:“ 杜甫 在左拾遗任内,以疏救废相 房琯 获罪。” 不即不就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民叛,不即其事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即,就也。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阖闾传》:“今子与神鬭於水,亡马失御,又受眇目之病,形残名勇,勇士所耻,不即丧命於敌而恋其生,犹傲色於我哉!”《隋书·礼仪志一》:“望是不即之名,岂容局於星海,拘於岳瀆?” 斩犯被判处斩刑的罪犯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八回:“原来这一名斩犯,本来是个富家之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