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《雪中访半山寺》 全文: 一点梦中山,旷岁失攀历。 常迷具茨驾,空睨老骥枥。 片春气阴阴,微雪鹊枝集。 二三豪士过,振袂践佳觌。 驰道直如弦,轮蹄散霹雳。 桥柳转凋疏,野梅共靓饰。 冻肠腾棱芒,四剸霄汉色。 逶迤带城陴,泬寥支屋壁。 想公折脚铛,虬龙隐胸肊。 魂依谢公墩,戏咏见温克。 文章碎金类,开济有余力。 吾党谁与归,九原起活国。 终拟筑邻邱,绕庐伴散栎。
参考注释折脚铛断脚锅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雷》:“騞然坠地,变成熨斗、折*刀、小折脚鐺焉。”《景德传灯录·汾州大达无业国师》:“茅茨石室,向折脚鐺子里煮饭喫过三十二十年,名利不干怀,财宝不为念,大忘人世,隐跡巖丛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送瞿稼轩给事南还》诗:“橛头船里新茶灶,折脚鐺边旧佛龕。”亦省作“ 折鐺 ”。 清 黄宗羲 《顾玉书墓志铭》:“憔悴江湖,红米折鐺。” 虬龙(1).传说中的一种龙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” 王逸 注:“有角曰龙,无角曰虬。言寧有无角之龙,负熊兽以游戏者乎?” 唐 贾岛 《望山》诗:“虬龙一掬波,洗荡千万春。” 明 王宠 《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》诗:“扬帆忽夭矫,赤水驂虬龙。” (2).比喻盘曲的篆字。 傅尃 《周鼎》诗:“腹中奇字隐约见,刻画屈曲蟠虬龙。” (3).比喻盘屈的树枝。 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鶻之危巢,俯 冯夷 之幽宫,盖二客不能从焉。” 清 姚鼐 《紫藤花下醉歌》:“虬龙两干拏空立,瓔珞万条垂地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