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大圆庵主以九祖画像遗作此谢之》 全文: 大圆庵中亦何有,但有草座枯藤枝。 朝来壁间亦图画,何从貌此宁馨儿。 发光抹漆肤琢玉,坐睡俛然方拄颐。 当时两脚不肯举,今虽有口如当时。 知谁逸想寓此意,必也高人非画师。 我遭俗瞋坐多语,坐客厌处终不疑。 兴来曳杖出门去,路穷回反无涧溪。 见之心怍有愧色,君以赠我聊针之。 亦知褊心当服韦,命车何必先锋为。 从今靖然痛坚捍,正恐习气时决堤。 细看忽忆孔北海,曾读曹瞒禁酒词。
参考注释发光(1) 发出亮光 前灯发光 (2) 放射光芒 闪闪发光 俛然(1).切近貌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君子之言,涉然而精,俛然而类,差差然而齐。” 杨倞 注:“俛然,俯就貌。俛然而类,谓俯近於人,皆有统类,不虚诞也。” (2).衰颓貌。 严复 《原强》:“此吾前者所以言四千年文物俛然有不终日之势者,固以此也。” 拄颐(1).顶到面颊。形容剑长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 齐 婴儿謡曰:‘大冠若箕,脩剑拄颐,攻 狄 不能,下垒枯丘。’” 宋 苏轼 《武昌铜剑歌》:“君不见 凌烟 功臣长九尺,腰间玉具高拄颐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》诗之二:“长剑忽拄颐,掉舌谭天雄。” (2).悠闲自得貌。 宋 苏轼 《次韵钱穆父会饮》:“东门未祖道, 西山 空拄颐。”参见“ 拄笏看山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