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利登的《野农谣》 全文: 去年阳春二月中,守令出郊亲劝农。 红云一道拥归骑,村村镂榜粘春风。 行行蛇蚓字相续,野农不识何由读。 唯闻是年秋,粒颗民不收。 上堂对妻子,炊多糴少饥号啾。 下堂见官吏,税多输少喧征求。 呼官视田吏视釜,官去掉头吏不顾。 内煎外迫两无计,更以饥躯受笞箠。 古来丘垅几多人,此日孱生岂难弃。 今年二月春,重见劝农文。 我勤自钟惰自釜,保用官司劝我氓。 农亦不必劝,文亦不必述。 但愿官民通有无,莫令租吏打门叫呼疾。 或言州家一年三百六十日,念及我农惟此日。
参考注释笞箠亦作“ 笞棰 ”。亦作“ 笞捶 ”。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;打击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用百里之地,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,笞棰暴国,齐一天下,而莫能倾也。”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﹝ 高洋 ﹞自是不许笞箠郎中。” 宋 苏洵 《上韩昭文论山陵书》:“威之以刀劒,驱之以笞箠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生员论上》:“一得为此(生员),则免於编氓之役……得於礼见官长,而无笞捶之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