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西台诗二十四韵》 全文: 翰苑昔陪侍,天光辱顾瞻。 宠虽承涣汗,功不立毫织。 山鹿缨频顿,铅刀砺不铦。 拭花眸子缺,撚雪颔髭添。 跼影惭尸素,胡颜处禁严。 辞盈虽免戾,取少讵因廉。 定鼎分都异,张官执法兼。 剡章愚垦尽,出綍茂恩沾。 原宪非无粟,胡威尚有缣。 求田近瀍洛,买宅混闾阎。 地僻宜花卉,儿勤付米监。 倦游良足悔,居吉不烦占。 裘葛肤无见,囷仓饮属餍。 僧居间可借,野步静无嫌。 行乐筇枝瘦,延宾稻醴甜。 麦田泥试屐,桑荫帽低檐。 爱竹忙犹种,贪书老未厌。 松烟溪石润,檀烬圾山尖。 笺启来慵拆,衣冠脱怕拈。 紫毫斜倚架,黄卷密垂签。 涸辙犹蒙润,寒灰免附炎。 所忧资秩满,但愿岁时淹。 自是散无用,非为智养恬。 圣朝英颜富,兴许一夫潜。
名句书法欣赏 宠虽承涣汗,功不立毫织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涣汗(1).喻帝王的圣旨、号令。《宋书·范泰传》:“是以明詔爰发,已成涣汗,学制既下,远近遵承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免参政上两府启》:“虽已陈情而恳避,犹疑涣汗之难迴。” 康有为 《进呈<日本明治变政考>序》:“皇上乾纲独揽,号令如雷霆,无封建之强侯,更无大将军之霸主,片纸涣汗,督抚贯行。” (2).指发号施令。 清 魏源 《次韵前出塞》之六:“涣汗九万里,荣辱非一彊。” 李大钊 《大哀篇》:“彼等见夫共和国有所谓政党者矣,於是乌合之众,各竪一帜,以涣汗人间。”参见“ 涣汗大号 ”。 (3).犹流布。《文选·刘孝标<辨命论>》:“星虹枢电,昭圣德之符;夜哭聚云,鬱兴王之瑞。皆兆发於前期,涣汗於后叶。” 张铣 注:“涣汗,流布之貌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南郊颂》序:“莫不巍巍乎,穆穆乎,涣汗於緑篇,氛氲於丹册者矣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褒封》:“天恩涣汗,使者星軺远下朝端。” (4).光亮鲜丽貌。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……制为枕案,文章璀璨,彪炳涣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