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徐侨的《游石洞》 全文: 我来叩石洞,崭绝何从登。 天开一间路,崖列两连屏。 有水泠泠来,委蛇贯中行。 五丁修磴道,引步若余迎。 昏暮坐危阁,萧飕风雨声。 不知身何许,似有通山灵。 晨兴穷所压,石转泉逾清。 绝顶一带垂,方诸函明泓。 想当春夏交,雪练输浮轻。 欲去重倚徙,拳石提蒲生。 归与置窗几,聊以志余情。
名句书法欣赏 有水泠泠来,委蛇贯中行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泠泠(1) 形容清凉;冷清 白露泠泠 (2) 本指流水声。借指清幽的声音 委蛇 见“逶迤” 中行(1).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” 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庐先生墓志铭》:“先生默默,独守中行。” (3).中等德行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顺下篤,人之中行也。” (1).中军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将中行。”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。”参见“ 三行 ”。 (2).中列。《吴子·励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,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减。” (3). 唐 宋 时,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为“前行”,刑、户为“中行”,工、礼为“后行”。见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尚书省诸司上》。 (4).复姓。 汉 有 中行说 。见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