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似孙的《九怀苍梧帝》 全文: 望九疑兮云雨,心惨惨兮思君。 冉冉兮愁痕,楚波深兮斑竹活。 历嵯峨兮极眺,讯遐心兮谁将。 蛟何路兮冲波,鸿何惊兮离纲。 湘有苹兮渚有荃,欲将诚兮无能宣。 苍莽兮何之,孰亮余兮{左女右便}娟。 羽何音兮锵锵,凤何仪兮济济。 朝腾余轫兮梧阴,夕娱兮清澧。 蹇踌躇兮自喜,逆清川兮如洗。 植馆兮云中,树之兮石磊。 大贝阙兮鳞堂。 杂青枫兮始霜。 芷路兮蘅薄,桂飞橑兮兰房。 相芰荷兮可衣,美秋菊兮曾粮。 瑶华兮在席,江有蓠兮吐芳。 被薜兮带萝,表之兮以兰香。 汇众卉兮扬徽,贮芳辛兮同薰。 哀弦切兮入云,灵来下兮缤纷。 捐余珰兮中流,遗科玦北渚。 俨奉君兮嘉荐,乃遗余兮芳杜。 时契阔兮难再,聊歌风兮自语。
参考注释哀弦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凉的弦乐声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气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:“哀絃绕白雪,未与俗人操。” 宋 张先 《惜双双·溪桥寄意》词:“断梦归云经日去,无计使哀絃寄语。” 郑振铎 《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们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。” (2).喻指可怜的妻子。 林纾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难,大丧甫除,哀絃中断。” 来下(1).来临;降临。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:“公尸燕饮,福禄来下。” 高亨 注:“来下,犹来降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“訾黄其何不徠下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訾,嗟叹之辞也。黄,乘黄也。叹乘黄不来下也。”《南史·朱异传》:“起宅东陂,穷乎美丽,晚日来下,酣饮其中。” (2).下来,到下面来。《百喻经·就楼磨刀喻》:“王见怜愍,赐一死驼。贫人得已,即便剥皮。嫌刀钝故,求石欲磨,乃于楼上得一磨石,磨刀令利,来下而剥。” 缤纷 繁多而杂乱 五彩缤纷 色彩缤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