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阮的《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审误抵道场之麓越》 全文: 千岩矗空蒙,一水还葱蒨。 寺从驯虎立,山作盘龙转。 嗟予千里来,适此十年愿。 初拿莲叶舟,误逐桃花片。 重携九节筇,上尽百结线。 阴崖滴翠寒,竹韵含风战。 树色争烟霏,泓甃靡旱暵。 载窥窣堵尖,平视苍铬变。 楼阁撑山光,城郭瞰波面。 未觉髀肉酸,先苦银海眩。 晚寻小溪曲,更得何山便。 平畴翠浪涌,返照金色现。 回首笑月亭,消息真已荐。
参考注释空蒙见“ 空濛 ”。 葱蒨亦作“葱蒨”。1.草木青翠茂盛貌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池上酬刘记室》诗:“葱蒨亘华堂,葐蒀杂綺树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史隐亭述》:“澂明峭絶,靃靡葱蒨。” 唐 李德裕 《金松赋》:“含春蔼而葱蒨,映夕阳而的皪。” 清 王滔 《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》:“﹝想其见﹞山川之秀淑,林木之葱蒨,必有畅然怡然,而惝然若失者。” (2).青绿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颜特进延之侍宴》诗:“青林结冥濛,丹巘被葱蒨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》:“ 洛水 桥边春已回,柳条葱蒨眼初开。” 清 李滢 《望罗浮歌》:“葱蒨见怪竹,吚哑听碧鷄。” (3).华美,艳丽。 南朝 梁 锺嵘 《诗品》卷上:“﹝ 张协 ﹞词采葱蒨,音韵鏗鏘,使人味之,亹亹不倦。”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隋宴群臣登歌》:“车旗煜爚,衣缨葱蒨。” 唐 殷寅 《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》诗:“朱紱何赫赫,綉衣復葱蒨。” 宋 周密 《台城路》词:“盈盈笑靨,映珠络玲瓏,翠綃葱蒨。” (4).比喻才华横溢。 明 汤显祖 《龙沙宴作赠王翼清大宪》诗:“四明 山海 姿,公才发葱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