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邵亨贞的《摸鱼子 题王德琏山居图》 全文: 遍乾坤、好山无数,古来高隐能几。 相逢尽道林泉胜,无柰利名朝市。 青嶂里。 望曲径深门,彷佛柴桑里。 先生傲世。 任短褐长*,清琴烛酒,占断晋风致。 疏林下,别有谈玄尘尾。 清风长满窗几。 门剥啄何须问,应是采芝仙子。 谁可比。 已不减、当时鸡犬空中起。 留连晚计。 尽穴石藏书,锄云种玉,千古有灵气。
名句书法欣赏 望曲径深门,彷佛柴桑里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曲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 沿着山间曲径,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彷佛 同“仿佛” 柴桑(1).古县名。 西汉 置,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东汉 末,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,共图抗 曹 。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废。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鼓洪涛於 赤岸 ,沦餘波乎 柴桑 。” (2).借指 晋 陶潜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称。 清 钱谦益 《吴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娄水 为 潯阳 ,即家园为 庐 阜,饮 柴桑 之酒,一觴独进;鼓 少文 之琴,众山皆响。” 陈三立 《次韵黄知县苦雨》:“陆沉共有神州痛,休问 柴桑 漉酒巾。” (3).据《宋书·隐逸传·陶潜》载,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,有脚疾,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。后因以“柴桑”代指故里。 清 赵翼 《哭亡儿耆瑞》诗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题墓,归到 柴桑 孰舁舆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