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》 全文: 神屠铜不目全,铜妙额惟妆铜半。 更刀乃族疱,倚市必丑悍。 平生魏公筹,忽斫郢人墁。 诗铜亦何用,适道须此馆。 多言虽数穷,微中或排难。 子诗如清风,翏翏发将旦。 胡为久闭匿,绮语真自患。 许时笑我痴,隔屋相咏叹。 竟识彦道否,绝叫呼百万。 清朝固多士,人门子皆冠。 莫言清颍水,从此隔河汉。 异时我独来,得鱼杨柳贯。 持归不忍食,尺素解凄断。 中有清圆句,铜丸飞柘弹。 春愁结凌澌,正待一笑泮。 百篇倘寄我,呻吟郑人缓。
参考注释为久(1).延滞。《公羊传·庄公八年》:“何言乎祠兵,为久也。曷为为久?吾将以甲午之日,然后祠兵於是。” 何休 注:“为久,稽留之辞。” 徐彦 疏:“为犹作,言作久,稽留之辞矣。” (2).持久。 银雀山 汉 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威王问》:“埤垒广志,严正辑众,避而骄之,引而劳之,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,必以为久。” 绮语(1).佛教语。涉及闺门、爱*欲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。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。 南朝 梁武帝 《答<菩提树颂>手敕》:“但所言国美,皆非事实,不无綺语过也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八八引《成实论》:“虽是实语,以非时故,即名綺语。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,或虽利益,以言无本,义理不次,恼心説故,皆名綺语。” (2).指纤婉言情之辞。 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香咏》:“贫尼少时也学拈毫,自摩顶以来,十年不作綺语了。” 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五:“近人为词,习綺语者,託言 温 韦 。” 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四:“或是竟顺流忘反,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生涯。” (3).华美的语句。 唐 韩愈 孟郊 《城南联句》:“绮语洗晴雪,娇辞哢雏鸎。” 宋 苏轼 《登州海市》诗:“新诗綺语亦安用,相与变灭随东风。” 徐特立 《国文教授之研究》第二章:“綺语:意义藴藉或新奇,读之有餘味者。诗歌等文用之,小学教科书选用宜极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