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先秦宋玉的《宋玉对楚王问》 全文: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:“先生其有遗行与?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!” 宋玉对曰:“唯,然,有之!愿大王宽其罪,使得毕其辞。 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 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。 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有属而和者,不过数十人。 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,不过数人而已。 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。 凤皇上击九千里,绝云霓,负苍天,足乱浮云,翱翔乎杳冥之上。 夫蕃篱之鷃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?鲲鱼朝发昆仑之墟,暴鬐于碣石,暮宿于孟诸。 夫尺泽之鲵,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?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,士亦有之。 夫圣人瑰意琦行,超然独处,世俗之民,又安知臣之所为哉?” 参考注释蕃篱篱笆。引申为屏障。蕃,通“ 藩 ”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旧怨灭宗,国之疾眚也,为之关籥蕃篱,而远备闲之,犹恐其至也。” 战国 楚 宋玉 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蕃篱之鷃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?” 汉 贾谊 《过秦论上》:“﹝ 秦始皇 ﹞乃使 蒙恬 北筑 长城 而守蕃篱,却 匈奴 七百餘里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﹝二帝﹞次行至一古庙,无蕃篱之类,惟有石像数身。” 岂能 怎能;哪能 我岂能反对? 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