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彭显的《和赵统制瓜洲江上感怀之作》 全文: 淮南保障地,鼙鼓易歌吹。 昨夜过京口,戍烽照不寐。 大河与长淮,当年谁割弃。 内讧立党碑,外弛撤边备。 政府伊何人,谋国等儿戏。 一木不可支,四海倏糜溃。 营平提弱旅,勉士奋忠义。 我忝参帷幄,日夕同涕泗。 徒策祖生鞭,莫效陈平计。 前指瓜洲城,间道竖赤帜。 中流一回顾,奔涛来何奰。 珍重蛟龙躯,险阻以相试。
参考注释帷幄(1) 军营的帐幕 帷幄之谋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(2) 又如:运筹帷幄 (3) 宫中的帷幕 日夕(1) 日夜 日夕策马,侯权者之门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 (2) 近黄昏时;傍晚 山气日夕佳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饮酒》 涕泗(1).眼泪和鼻涕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六二:“ 齐景 升丘山,涕泗纷交流。”《南史·萧钧传》:“﹝ 萧钧 ﹞年七岁,出继 衡阳元王 ,见 高帝 ,未拜,便涕泗横流。” 明 孙梅锡 《琴心记·赍金买赋》:“徘徊倚袖,涕泗沾衣,梦到君傍,可怪鸡鸣惊唤予。” 清 罗有高 《邓先生墓表》:“﹝先生﹞年十七,得 宋 五子书读之,涕泗被面下曰:‘嗟夫!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。’”参见“ 涕泗滂沱 ”。 (2).涕泪俱下,哭泣。 汉 扬雄 《元后诔》:“ 新室文母太后 崩,天下哀痛,号哭涕泗。” 宋 苏轼 《白帝庙》诗:“迟回问风俗,涕泗閔兴衰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 向士肃 出外拜客……遇箇妇人,鬢髮蓬鬆,涕泗而来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二·事叔至孝》:“﹝ 施愚山 ﹞辛亥客都门,每忆叔,輒涕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