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《累年中秋无月今年凡数夕有之十五日尤佳》 全文: 境浊常鲜惬,事难获易欣。 皎月当中秋,觇候每倦勤。 扁舟泊水岸,是夕无纤云。 冷侵碧琉璃,又如烂鎔银。 十年五年无,千里万里明。 对此欲不饮,恐触蟾兔嗔。 尊空更重看,徐步长江滨。 大鱼时拨剌,宿鹭联拳惊。 可无横吹者,或有琵琶人。 领览此奇绝,但怕添愁新。 颇欲从冰娥,暂陪白玉轮。 载我到广寒,一醉罗袜尘。 归来闭阁卧,耿耿鸡未晨。 顾瞻篷窗间,尚余半金盆。
名句书法欣赏 可无横吹者,或有琵琶人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横吹(1).乐器名。即横笛。又名短箫。 唐 王维 《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》诗:“横吹杂繁笳,边风捲塞沙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农具诗十五首·牧笛》:“芊绵杳靄间,落日一横吹。” 清 陈维崧 《菩萨蛮·江行》词:“回首望臺城,依稀横吹声。”参见“ 横笛 ”。参阅《文献通考·乐考十一》。 (2).乐府曲名,用于军中。《辽史·乐志》:“横吹亦军乐,与鼓吹分部而同用,皆属鼓吹令。”参见“ 横吹曲 ”。 (3).指演奏横吹乐的乐队。《南史·垣护之传》:“ 崇祖 闻 陈显达 、 李安人 皆增给军仪,乃啟求鼓吹横吹。”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,弹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,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,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汉“裁筝筑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。它从西汉试制,历东汉、魏晋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汉末魏初始获“枇杷”名。魏晋时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