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麟之的《郊祀庆成》 全文: 紫极三阶正,黄宫一气旋。 迎阳周吉土,练日汉甘泉。 考典陈商辂,占祥察舜璿。 朝冠纷璀璨,斋幄湛蟺蜎。 荔席方顒若,油云已廓然。 瑶源尊始祖,绛节从群仙。 碧瓦霏烟外,雕梁丽日边。 大音谐美乐,芳荐列嘉笾。 默喜云孙燕,深期鼎祚延。 六虬纡制跸,九庙辟崇筵。 郁鬯香稃熟,芝楹瑞叶连。 醇牺登硕俎,肃倡被朱絃。 孝奏灵咸格,诚存礼不愆。 清晨登玉轪,彩仗揭龙旃。 虎旅罗三卫,蜺旌亘百廛。 展容趋泰畤,裒福对苍圆。 扆坐张皇邸,帷宫驾采椽。 鼓钟传禁漏,星月粲高躔。 蠖略车回斗,灾煌衮象天。 华支金擢秀,雅奏玉鸣鋗。 虚次停垂佩,登坛俨奉瑄。 兰生芬献斝,电燎郁升烟。 气晏樵蒸焜,天澄境落褰。 涓成均拜胙,抃庆趣摩肩。 凤蓋端闈敞,蠅书惠泽宣。 自欣千载遇,叨贰六卿联。 簪笔琱兴上,扶圭绣黼前。 独多亲日表,敢后赞云篇。 帝德惟天大,臣心匪石坚。 愿言陪虎拜,宝历万斯年。
参考注释簪笔(1).谓插笔于冠或笏,以备书写。古代帝王近臣、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﹝ 张安世 ﹞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,见谓忠谨,宜全度之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近臣负橐簪笔,从备顾问,或有所纪也。”《汉书·昌邑王刘贺传》:“﹝ 刘贺 ﹞衣短衣大袴,冠 惠文 冠,佩玉环,簪笔持牘趋謁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簪笔,插笔於首也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笏者,有事则书之,故常簪笔。今之白笔是其遗象……手版即古笏矣。尚书令、僕射、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,名曰笏。” 隋 薛道衡 《从驾幸晋阳》诗:“方观翠华反,簪笔上云亭。” (2).指仕宦。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改官诗》:“簪笔雍容志已虚,不如归去旧蓬庐。”参见“ 簪白笔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