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送程建用宣德西归》 全文: 昔与君同巷,参差对柴荆。 艰难奉老母,弦歌教诸生。 藜藿饱臧获,布褐均弟兄。 贫贱理则穷,礼义日益明。 我亲本知道,家有月旦评。 逡巡户牖间,时闻叹息声。 善恶不可诬,孝弟神所听。 我见此家人,处约能和平。 它年彼君子,岂复地上行。 尔来三十年,遗语空自惊。 松阡映天末,苦泪缘冠缨。 子亲八十五,皤然老人星。 安舆及禄养,平反慰中情。 月俸虽不多,足备甘与轻。 今年复考课,得秩真代耕。 倚门老鹤望,策马飞鸿征。 归来岁云莫,手奉屠苏觥。 我诗不徒作,以遗乡党铭。 〈君昔尝税居,与敝庐东西相望,武昌君见其家事,知非贫贱人也。 此语未尝语人,俯仰三十年矣。 因君西归,作诗言之,不觉流涕。 〉 名句书法欣赏 我亲本知道,家有月旦评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亲本 动植物杂交时所选用的母本或父本 知道(1) 通晓天地之道,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,谓之知道。——《管子》 (2)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,既不知道,不能独行,为我得一伴否?——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 (3) 晓得,谓对事物有所了解、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月旦评谓品评人物。典出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初, 劭 与 靖 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輒更其品题,故 汝南 俗有‘月旦评’焉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》诗:“纵有月旦评,未能天下知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忤奸》:“心负云霄志,名高月旦评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梁生》:“ 梁兄 眼大如豆,乃亦摇唇鼓舌,吹毛求疵,那足为月旦评?”亦省作“ 月评 ”。 宋 杨亿 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月评依 许劭 ,文体慕 相如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