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石门店示直隶总督那苏图并随驾地方官》 全文: 负山以为郭,环之清浅流。 田家无背势,取次成村陬。 东邻复西舍,豆架更瓜畴。 工圃饱于茹,学稼蕲有收。 是时诸务毕,赛社椎肥牛。 筑场地鲜隙,比户人无愁。 莫知苗硕辈,亦道今逢秋。 熙熙胥乐康,历览豁双眸。 吁此石门店,往者数经由。 黄尘暗远天,春旱锁眉头。 白水积低田,秋霖切已忧。 此景曾几见,额感大造庥。 随行封疆臣,给事千石俦。 来来听余言,繄予有后谋。 耕九而馀三,屡丰毋或偷。 既富曰教之,吾闻诸前修。 催科幸未加,休养尚应筹。 否泰况循环,持盈可懈不。 与我共此者,舍汝其谁求。 后乐纵不无,先忧岂有休。
参考注释田家(1) 农家 邀我到田家。——唐·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 (2) 农夫 取次亦作“ 取此 ”。1.随便,任意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此儿当兴卿门宗,四海将受其赐,不但卿家,不可取次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送元二适江左》诗:“经过自爱惜,取次莫论兵。”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一折:“兀的不取次弃舍,等閒抛掉。” 汪文溥 《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》诗:“有时西笑入 长安 ,七贵三公取次看。” (2).草草,仓促。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何不揭毡看验之?取此行麁疎法令。” 宋 陆游 《秋暑夜兴》诗:“呼童持烛开藤纸,一首清诗取次成。” 元 朱庭玉 《青杏子·送别》曲:“肠断处,取次作别离。” (3).次序。 北齐 斛律羡 《北齐乐歌》:“日日饮酒醉,国计无取次。” (4).谓次第,一个挨一个地;挨次。 元 揭傒斯 《山市晴岚》诗:“近树参差出,行人取次多。” 清 朱彝尊 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》诗:“妙舞娑盘歇,华鐘取次催。” (5).尴尬,进退两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