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宋璟璟的《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》 全文: 丞相酒邦之重,酒非贤谅不酒居。 老臣酒慵且惫,何德以当诸。 厚秩先为忝,崇班复此除。 太常陈礼乐,中掖降簪裾。 圣酒山河润,仙文象纬舒。 冒恩怀宠锡,陈力省空虚。 郭隗惭无骏,冯谖愧有鱼。 不知周勃者,荣幸定何如。
名句书法欣赏 太常陈礼乐,中掖降簪裾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太常 官名,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献之太常。——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 礼乐礼节和音乐。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也者,情之不可变者也;礼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。乐统同,礼辨异。礼乐之説,管乎人情矣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乐主和同,则远近皆合;礼主恭敬,则贵贱有序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乃命乐师习合礼乐。” 高诱 注:“礼所以经国家,定社稷,利人民;乐所以移风易俗,荡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。” 唐 杜甫 《秋野》诗之三:“礼乐攻吾短,山林引兴长。” 中掖泛指宫廷。 唐 宋璟 《奉和御制赐诗一首应制》:“太常陈礼乐,中掖降簪裾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》诗:“骑省通中掖,龙楼隔上臺。” 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。借指显贵。《南史·张裕传》:“而 茂陵 之彦,望冠盖而长怀; 渭川 之甿,佇簪裾而竦叹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奉和永丰殿下言志》之二:“ 星桥 拥冠盖, 锦水 照簪裾。” 唐 裴守真 《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》之二:“丝竹扬帝熏,簪裾奉宸庆。” 清 方文 《久不得子留消息》诗:“嗟尔有顽父,所志在簪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