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余观复的《咏怀》 全文: 山容洗眼青,江光照肌白。 翻枝鹊查查,抱叶蝉啧啧。 蒹葭摇风声,梧桐淡秋色。 草木了无能,阴阳互相激。 人於大化中,真成逆旅客。 藏舟夜半移,不假贲育力。 尘网罩八纮,贪夫受罗织。 蹇予丘壑姿,一室颇安适。 荒寻纵奇怀,清诡吊尘迹。 风摇泛海槎,雨涩登山屐。 世远事荒唐,天高兴寥閴。 渺渺孤征鸿,一举振六翮。 此意人莫知,独啸岩扉寂。
参考注释渺渺 形容悠远;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征鸿即征雁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赤亭渚》诗:“远心何所类,云边有征鸿。” 宋 陈亮 《好事近》词:“懒向碧云深处,问征鸿消息。” 明 刘基 《自都回至通州》诗之二:“西风吹青冥,征鸿暮萧萧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贺新凉》词:“儂有词场云水外,但凭栏送尽征鸿字。”参见“ 征雁 ”。 一举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六翮(1).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。用以指鸟的两翼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奋其六翮而凌清风,飘摇乎高翔。” 宋 苏轼 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诗:“君犹鸞鹤偶飘堕,六翮如云岂长鎩。” 明 刘基 《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》诗:“雪鹤排云舒六翮,长鸣远逐 浮丘伯 。” (2).指鸟。 唐 高适 《别董大》诗之二:“六翮飘颻私自怜,一离 京洛 十餘年。” 宋 陆游 《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》诗:“今年一战馘餘子,风送六翮凌青霄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六翮飞身,争投栖於树杪;五花画舫,尽返棹於湖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