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胜己的《鱼游春水》 全文: 林梢听布谷。 郭外舒怀仍快目。 平田浩荡,虢虢泉鸣暗谷。 香稻吐芒针棘细,秀麦遥风波浪绿。 山童野老,意亲情热。 我待休官弃禄。 屏迹幽闲安退缩。 渭三千亩修篁,巑巑绀玉。 顾盼滩流萦八节,呼吸湖光穿九曲。 贪求自乐,尽忘尘俗。
参考注释三千(1).《书·吕刑》:“墨罚之属千,劓罚之属千,剕罚之属五百,宫罚之属三百,大辟之罚二百。五刑之属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罚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夫三千之属,虽未可悉復,若斯数者,时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夫无后之罪,三千所不过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传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踊贵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。” (2).泛言数目之多。 三国 魏 陈琳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。” 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与诸道人辨宗论》:“三世长於百年,三千广於 赤县 ;四部多於户口,七宝妙於石沙。” 修篁修竹,长竹。 唐 司空图 《二十四诗品·冲淡》:“犹之惠风,荏苒在衣。閲音修篁,美曰载归。” 明 归子慕 《壬寅正月西村筑室成》诗:“北牑移修篁,南圃艺药草。” 陈毅 《莫干山纪游词》:“ 莫干 好,遍地是修篁。” 巑巑高峻貌。 宋 苏辙 《辛丑除日寄子瞻》诗:“巑巑 嵩山 美,漾漾 洛水 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