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静室》 全文: 春回未来憩,清和斯补吟。 数息乃造高,如前怜众心。 下望远近田,一例绿苗深。 膏雨已既渥,可任晴与阴。 然而半月晴,望微雨莫霖。 即此不知足,亦乖中和襟。 循室顾名静,责实静岂谌。
参考注释责实求实;符合实际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若夫控名责实,参伍不失,此不可不察也。” 宋 苏轼 《议学校贡举状》:“右臣伏以得人之道,在於知人,知人之法,在於责实,使君相有知人之才,朝廷有责实之政,则胥吏皂隶,未尝无人,而况於学校贡举乎!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乾道八年》:“今舍其大而举其细,岂责实之议乎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