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《宿虹县驿》 全文: 长堤隘舟车,上下无暂歇。 煎熬古驿门,聒聒争琐屑。 东南淮浙富,输馈日填咽。 楚风习喧卑,吴舌动嘲哳。 平生耽静意,投闹剧含哕。 况兹道路勤,强食慰饥渴。 年年嵩洛兴,久与泉石结。 终当卜吾庐,云山对华发。
参考注释风习风俗习惯。 清 吴伟业 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》诗:“风习使之然,诗书狥然诺。” 清 吴敏树 《书毛西垣<黔苗竹枝词>后》:“﹝ 毛西垣 ﹞客游 贵阳 时,取 黔中 苗 俗事,以其族类举之,各为咏歌,成《竹枝》百首,多言男女配合可嗤笑事,而其他风习皆具焉。” 郭澄清 《大刀记》第三章:“在而今的 雒家庄 上,那套相沿多年的风习全都改了。” 喧卑(1).喧闹低下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舞鹤赋》:“去帝乡之岑寂,归人寰之喧卑。” (2).借指人世间。 唐 杜甫 《哭韦大夫之晋》诗:“童孺交游尽,喧卑俗事牵。” (3).指杂乱低下的地位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薛逢》:“观 逢 恃才怠傲,耻在喧卑,而喋喋唇齿,亦犹恶醉而强酒也。” 嘲哳 象声词,形容声音杂乱 呕哑嘲哳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