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处权的《孝感堂》 全文: 孝为百行本,儒训存六经。 未有仁而遗,礼宜权重轻。 哀严以事死,敬乐以事生。 岂徒天性得,乃见人道成。 显显三彭子,德事肃且馨。 好仁无以尚,尊誉乡有评。 当年彩衣戏,此日羊枣诚。 春秋荐霜露,洒扫供粢盛。 新亭洁轮奂,拱木连高甍。 霜松无鹿犯,风树有乌鸣。 不惭王谢家,芝兰秀阶庭。 他年看崛起,阔步跻公卿。 可为风俗劝,以代门闾旌。 埋蛇功亦微,获报犹尔荣。 岂念不忘本,罔极通无形。 天人固相悬,昭然无臭声。 请观妙莲华,嘉瑞非其微。
名句书法欣赏 岂徒天性得,乃见人道成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岂徒难道只是;何止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古之君子,其过也,如日月之食,民皆见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今之君子,岂徒顺之,又从为之辞。”《后汉书·杜乔传论》:“夫称仁人者,其道弘矣!立言践行,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。” 宋 叶适 《纪年备遗序》:“相与论旧事,追念愴然。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!” 明 李东阳 《送王公济归武昌歌》:“岂徒文思比 唐 勃 ,应遣颂声如 汉 褒。” 陈毅 《颐和园“五一”春游纪盛》诗:“集体欢乐如海,岂徒车水马龙!” 天性(1) 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(2) 天命 人道(1) 以爱护人的生命、关怀人的幸福、维护人的尊严、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为人之道 (2) 中国古代哲学中与“天道”相对的概念。一般指人事、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