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《寄送梁子辅赴召》 全文: 山岳自高百谷下,向来无物使之者。 骅骝合奉鸾和车,岂与黔蹄同一驾。 英奇绝代难小了,泥滓投之辄悲咤。 一朝拔去不可扼,震地风雷怯凌跨。 泮鬼先生自超特,鼎甲声称低董贾。 眼明奎画照琬琰,万喙夸呼海倾泻。 胡为不即天上去,识者怪吁狂者骂。 或传凤篆来日边,流水为车龙即马。 只应故是霄汉人,腐鼠示足鵷雏吓。 九江水暖桃鬼肥,风色不惊神所借。 只今岷峨抗湖海,贯玉编珠炯相射。 台家议和不议战,太平有象须藻藉。 小却犹当白玉堂,纵步黄扉方食蔗。 嗟予肮脏每自哂,蚤年谩想牛心炙。 一官漫浪不可说,可能更索山人价。 五年投閒食不饱,揽镜颠鬼辄生怕。 道涂众鬼同揶揄,口不能酬鬼空赭。 人生升沉亦何恨,但喜龙虎新变化。 异时击壤为幸民,一犁亦原从耕稼。 金华夫子吾胜友,接武风云共閒暇。 未应厚禄绝来书,寄声纸尾烦多谢。
名句书法欣赏 骅骝合奉鸾和车,岂与黔蹄同一驾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骅骝亦作“ 驊駵 ”。 周穆王 八骏之一。泛指骏马。《荀子·性恶》:“驊騮騹驥纤离緑耳,此皆古之良马也。” 杨倞 注:“皆 周穆王 八骏名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 造父 以善御幸於 周繆王 ,得驥、温驪、驊駵、騄耳之駟,西廵狩,乐而忘归。” 唐 耿湋 《上将行》:“櫪下驊騮思鼓角,门前老将识风云。” 宋 周必大 《二老堂杂志·井蛙骅骝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海,其见小也;驊騮不可以捕鼠,其用大也。小大虽殊,其不适用一也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义举》:“恨不得一步驊騮骋到 瀟湘 。” 柳亚子 《叔老病中惠题<羿楼客籍>第一册次韵奉和》:“摇笔书生盛唱酬,天马行空似驊騮。” 鸾和鸾与和。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驭》:“凡驭路仪,以鸞和为节。” 郑玄 注:“鸞在衡,和在軾,皆以金为铃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行以鸞和,步中《采齐》,趣中《肆夏》,所以明有度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鸞和,车上铃也。” 同一(1) 相同;同样 同一实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(2) 一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