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汪礼约的《杂诗二首·其一》 全文: 西山何郁郁,迢递临重冥。 高松不知年,下有千岁苓。 瑶草正纷披,华采如繁星。 就中白日秘,安知寒暑更。 何者三老翁,游戏来层城。 绰约皆异姿,矫若烟鸿惊。 琳馆抚方诸,蹑蹑恣天行。 苍龙翼兰枢,白鹄游珠庭。 青童启双扉,晔晔飞电生。 中有龙峤经,芝简秘丹楹。 长跪问要言,含意了不经。 竦身向青霄,一举凌大清。 踊跃往从之,云雾忽杳冥。 寤来翳山茨,庶几通精灵。 静处以须之,叹息空屏营。
参考注释静处(1).冷静地立身处世。《晏子春秋·杂下六》:“且人何忧,静处远虑。”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保位权》:“故为君虚心静处,聪听其响,明视其影,以行赏罚之象。” 宋 周敦颐 《通书·圣学》:“静处则明,明则通。” (2).犹静居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刑部·热审之始》:“今盛暑,朕与卿等,深居静处,犹觉可畏。” 清净、安静之处。 宋 陆游 《山园杂咏》:“百年竟向愁边老,万事元输静处看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跟着从人出了公馆,来至静处。” 叹息(1) 叹气 惟闻女叹息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未尝不叹息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闻琵琶已叹息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叹息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仅叹息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御史叹息去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绕阶叹息,知变生肘腋,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。——清· 魏源《圣武纪》 (2) 叹美;赞叹 姑娘此时,除了心中感激,点头叹息之外,再无别话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 屏营 作谦词用于信札中,意为惶恐 屏营顿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