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炜的《谒水月大师退而有作》 全文: 大块震噫气,不能号无窍。 天游非六凿,自得形神妙。 吾观水月翁,苍髯带白帽。 人言数百岁,岂有他缪巧。 嗔骂作佛事,座供弥勒笑。 一笑与一嗔,如幻何足道。 中含狮子声,原本在忠孝。 人种不可失,苦来尘俗闹。 纷纷蜉与蚁,辄以功名嬲。 师非卜筮伦,妄问或妄告。 嗟哉婆心切,儿童只狂跳。 同床各异梦,舌敝津亦耗。 何如苏门老,对客唯长啸。
参考注释卜筮(1).古时预测吉凶,用龟甲称卜,用蓍草称筮,合称卜筮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龟为卜,筴为筮。卜筮者,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、敬鬼神、畏法令也;所以使民决嫌疑,定犹与也。” 宋 沉作喆 《寓简》卷一:“古者卜筮,先布六虚之位,然后揲蓍而置六爻焉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王树勋》:“又假扶乩、卜筮诸异术,京师士大夫多崇信之。”亦作“ 卜簭 ”。《周礼·春官·占人》:“凡卜簭,君占体,大夫占色,史占墨,卜人占坼。” 郑玄 注:“簭,音筮。” (2).推测,估计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齐世》:“使上世下世,民人无有异,则百岁之间,足以卜筮。” (3).以占卦为业的人。《后汉书·彭宠传》:“其( 彭宠 )妻数恶梦,又多见恠变,卜筮及望气者皆言兵当从中起。” 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杂引图讖,断简残篇,仅仅见於道家者流,非祝史之辞,即卜筮之繇,荒诞不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