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洪适的《奉礼歌》 全文: 吹葭缇龠气潜分。 云采宜书壤效珍。 长日至,一阳新。 四时玉烛和匀。 物欣欣。 造化转洪钧。 郊之祭,孤竹管,六变舞云门。 自古严禋。 牺牲具,粢盛洁,豆笾陈。 衮龙陟降,币玉纷纶。 彻高阍。 灵之斿,神哉沛,排历昆仑。 九歌毕,盈郊瞻槱燎,斗转参横将旦,天开地辟如春。 清跸移轮。 阗然鼓吹相闻。 籋祥云。 欢胪八陛,厘逆三神。 圣矣吾君。 华封祝、慈宫万寿,椒掖多男,六合同文。
参考注释牺牲(1) 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;供盟誓、宴享用的牲畜 岂不闻梁武帝宗庙以面牺牲。——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 (2) 放弃;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他牺牲休息时间为同事们修理收音机 (3) 为坚持信仰而死 乐牺牲吾身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牺牲百死而不辞。 牺牲生命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》序 牺牲精神 (4) 又如:英勇牺牲 (5) 花费掉 为增强儿童的体格而牺牲了他的智力 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御廩者何?粢盛委之所藏也。” 何休 注:“黍稷曰粢,在器曰盛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亲率耕,以给宗庙粢盛。” 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明堂差五使执事官》:“而其总务官,职任甚繁……如擦祭器,涤濯无垢,以奉粢盛。” 明 徐霖 《绣襦记·谋脱金蝉》:“神仙斋供,间腥荤粢盛洁丰。” 豆笾祭器。木制的叫豆,竹制的叫笾。《书·武成》:“丁未,祀于 周 庙,邦甸侯卫,骏奔走,执豆籩。” 蔡沉 集传:“豆,木豆;籩,竹豆。祭器也。” 唐 包佶 《祀雨师乐章·迎神》:“惟馨展礼,爰列豆籩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郊坛分献再得四渎》诗:“羽衣道士通仪节,白髮牺人説豆籩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》:“生典型,死豆籩;葬同穴,有贤媛;固其藏,千万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