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小金山歌》 全文: 滦江衮衮西北来,东将入海归溟渤。 源远流长故逊岷,阴吸阳嘘或如浙。 岷江浙江我适观,滦江此阅新秋寒。 新秋不异前秋景,得近忘远逸兴遄。 河有砥柱山有金,欲赴且止其意深。 此间嵽嵲肖浮玉,惜无头陀裴氏开丛林。 底须金山四面包华屋,广陵之涛似神而非者三,亦惟天下独。 会心濠濮乐在兹,树态峰姿况周足。 刻削翠影落澄波,时有鼪鼯掷林木。 江天奇境有如此,浮名小大何嗔喜。 彷佛山灵如是云,胜彼虚词吟不止。
参考注释彷佛 同“仿佛” 山灵(1).山神。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山灵护野,属御方神。” 李善 注:“山灵,山神也。” 元 房皞 《送王升卿》诗:“我欲从君觅隐居,却恐山灵嫌俗驾。” 清 林则徐 《塞外杂咏》:“我与山灵相对笑,满头晴雪共难消。” 郭沫若 《月蚀》:“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。” (2).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舒心的列山灵,陈水陆, 张君瑞 合当钦敬。” (3).昆虫名。彝族民间史诗《梅葛》第三部七:“岩上‘伯幺’有三对,河坝‘山灵’有二对,人人见了都喊打。”原注:“伯幺、山灵,都是昆虫。” 如是 如此这么;像这样 果如是,是羿亦有罪焉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如是,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虚词(1) 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,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。汉语虚词包括副词、介词、连词、助词、叹词,象声词 (2) 虚夸不实的言辞 这都是狗儿一片虚词,老爷千万莫信。——《三侠五义》 不止(1) (2) 不停止 痛哭不止 (3) 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