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仲弓的《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》 全文: 南风之歌久绝响,生民不作声希想。 声音之道与政通,审音知政惟丝桐。 堪嗟世道多翻覆,几度桑田变陵谷。 摩挲古物忆当年,人在春风和气天。 治世之音安以乐,斯琴当年羽衣作。 物拘星移阅几周,不图今日为君留。 袖来赠与无弦客,得之何啻如珪璧。 籀文篆古未为奇,我思古人珍秘时。 古人不可得而见,见琴如见当时面。 安得寻声问爨人,为吾一洗琴上尘。
参考注释寻声(1).随声;紧接别人的声音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玄传》:“令发之日,下之应也,犹响寻声耳。” 唐 郑綮 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上尝问曰:‘此胡腹中何物,其大如是。’ 禄山 寻声应曰:‘腹中更无他物,惟赤心尔。’” (2).循着声音;寻找发声之处。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寻声暗问弹者谁?琵琶声停欲语迟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 阿Q 寻声渐渐的寻到 赵太爷 的内院里。” 爨人厨师,主厨的人。 睡虎地 秦 墓竹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可(何)谓爨人?古主爨灶者殹(也)。” 上尘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,意为有污尊长视听。 晋 庾亮 《让中书监表》:“止足之分,臣所宜守,而偷荣昧进,日尔一日,谤讟既集,上尘圣朝。” 宋 宋祁 《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》:“輒譔定记草,上尘省览。审若疎谬芜累,恐辱琬琰,伏望掇去,别咨名才。” 清 《与董樵书》:“形迹阻隔,悃款莫通。輒録数诗,上尘洞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