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初月》 全文: 伏火西流尽,生蟾秋始看。 影才一弯细,意早十分寒。 几处惊鸣杵,何人倦枕鞍。 渠魁犹待馘,绝域可云安。
参考注释伏火(1).农历六月黄昏大火(古星名,即心宿二)的位置在中天,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,古谓“伏火”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初秋》诗:“落星初伏火,秋霜正动钟。” (2).道家炼丹,调低炉火的温度谓“伏火”。 唐 朱庆馀 《赠道者》诗:“药成休伏火,符验不传人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居四郎伏硃锻丹砂》:“其法取辰锦颗块砂,不计多少,以一药铺盖煅之,朱已伏火,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。” |